红丝线简介
【出处】《岭南采药录》
【拼音名】Hónɡ Sī Xiàn
【别名】红蓝、山蓝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青红线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
【来源】为爵床科植物山蓝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。茎多分枝,下部匍匐生根,节稍膨大,呈膝屈状;嫩枝被柔毛。叶对生,阔卵形或卵形,长1.5~5厘米,宽1~4厘米,两面被毛。花紫红色,排成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,花序枝端有1对卵形叶状苞片,内有花3朵,通常仅1朵发育;花冠2唇形,下唇3裂。果棒状,2室,成熟时纵裂,胎座不上升;种子4颗,扁球形。花期冬初。
【生境分布】多为栽培,亦有野生于山坡、荒地、路旁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【性味】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味甘淡,性凉。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红丝线的营养价值
台山人一般将肥猪肉伴上剁碎轻炒的红丝线,用来作为“台山咸肉棕”的香料,腌制过的肥猪肉能发出很特别的香味,所以作为正宗“台山棕”的标志之一!!
全广东乃台山一带的地区的本地人才懂得使用此植物。
而且,因为此植物在煮过之后,能变成天然深红色,所以可作为食物染色之用。
红丝线的功效和作用
清肺止咳,散瘀止血。用于肺结核咯血,肺炎,糖尿病;外用治跌打损伤肿痛。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痰火咳嗽,吐血。
②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清肺热,止咳。治咳嗽痰多,内伤咳血。
红丝线的药用价值
该植物还能清肺止咳,散瘀止血。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
红丝线的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。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1、治内伤咳血:红丝线15克,红竹叶10克,观音串、毛桃根各15克,水煎服。
2、治肺热咳嗽、内伤咳血:红丝线30-60克,水煎冲蜜服,每日1剂。
3、治咳血:红丝线30克,盐酸鸡10克,水煎服。
4、治流感、麻疹:鲜红丝线30-90克,水煎服。
5、治跌打瘀肿:红丝线60克,水煎服,或鲜品捣烂外敷。
6、治痈、疖、疔:鲜红丝线30-60克,水煎服,别用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红丝线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
【注意】孕妇忌服。
本文原创:多客网